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研讨篇 >> 琉璃文化探讨 >> 正文
中国琉璃网-产品推广
名人面对面-玻璃艺术家王侠军访谈
作者:本站整理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1 16:43:45
分享本文到:



(三)我战战兢兢的对待自己的创作
2004年08月21日 08:48

    在晶莹剔透的玻璃工艺品背后,创作者面对的是难以想象的艰苦。而这些是1987年王侠军赴美国学习玻璃工艺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的。

    王侠军:总也忘不了第一天上课的情景。1000多度,老师示范完了,老师在意大利混过。吹玻璃出神入化,像一个人在跳舞一样。跟着玻璃这种高的柔软度,很有节奏的在进出这个走位。一下在炉子里面挑原料,一下回到椅子上面去塑形,你觉得那个东西简直美极了,那么轻松自在,老师示范完了,开始学生轮流拿着吹管上阵。就贸然去到屋子里面去挑原料,我们也要开始吹我们的第一个玻璃。这个不得了,突然被震到,被电击到一样。那个热,你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热的东西。1300度的火,从炉子里面喷,你多个十公分,你手上的毛就不见了。

    王侠军:我想年纪大,对学习东西的掌握也比较会反省,也比较会调整。而且有一点点背水一战的感觉,所以你很多那种习惯的动作,惯性的动作,会立刻在试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开始做很大的调整。学玻璃很快,第四天,第五天,打电话告诉太太,我已经会吹玻璃了,在我身边没有一个人会吹玻璃,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可以吹一个花瓶,那是很兴奋的。喜欢动脑,喜欢创意的人,突然间能够做出一个实用的东西,我想不止是自己兴奋,所有的人都会觉得那真是很神奇。

    许戈辉:你一共学了多长时间?

    王侠军:我学了大概六个月。

    许戈辉:六个月对于玻璃这种工艺来讲,应该不算一个长的时间吧,难道后面都是靠你自己摸索出来的吗?

    王侠军:我想可爱就在这里,为什么我说打开中国人的玻璃世界,它假如不是个希望,我觉得没有意义去做。我们在投入这个过程里面,知道它的一些特色。学玻璃非常的容易,它的门坎非常的低。
    许戈辉:要是这样的话,你这么多年投身在这里边,你又都做了一些什么呢?你觉得它的那个美妙之处到底在哪儿呢?

    王侠军:像写毛笔字一样,毛笔字每个人都可以拿一个毛笔开始写,沾一点墨就开始写字了。可是这个字10年,跟20年,跟30年这里面的火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所谓的门坎低就是这样的,大家都可以拿毛笔写字,可是你的字大家认不认同,它有没有传达一种美感的内容,就是要怎么让这个技术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在这个技术里面去掌握它最真正的精髓。

    许戈辉: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哪一件作品,或者说哪一次展览,可以称之是有里程碑作用的。

    王侠军:这边有一件是天圆地方。做了第一件之后,没有再做,再做第二件,就没有再成功过了,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展览对我来讲,那件作品是很有意义的,那是最早的作品。

    王侠军:这个叶子,你看那么薄,不到一厘米。然后呢,我想,玻璃的工艺,用脱蜡铸造大概可以掌握这个细节,可是它,你相对的你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因为你在模子里面,封锁在模子里面,一个退火的时候它会断掉,另外一个你拆模子,不小心,你不知道叶子在哪里,你慢慢慢慢抠,抠用力一点,它可能就断掉。所以你可能这个放在炉子里将近25天,白做了,当然最重要就是叶子本身又多又细,其实每个叶子就是一个难关。

    王侠军:那我觉得在整个的创作玻璃过程里面,技术一定是难免的,在技术的突破上面,当你的能量越大的时候,你的天马行空的空间会比较大,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想所有的造型。对我来讲,那个是不能停下来,不能缓下来的一个步伐。

    许戈辉:你自己的爱好是一回事,如果把自己的爱好想转为一种产业,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你是怎么有这个开办琉园这个念头的。 

    王侠军:像捷克的玻璃故事,意大利的玻璃故事。那这里面会提到很多的有关产业,有关文化的种种,那么像捷克,它从初中可以一直念玻璃的专业,一直念到研究所。而且就捷克来说,玻璃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一个工艺,所以在捷克的非常重要的,它的经济部,里面有四个雕像,有人在拿机械的扳手代表他的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力是机械的生产。

    王侠军:有人抱着一堆稻草,代表他们农业很强,有人拿个试管,代表他们化学不错,那有一个人拿着吹管在吹玻璃,代表玻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力量的表现。所以你在研读这些过程里面,你发现玻璃其实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许戈辉:但是台湾当时有这样的气候吗?

    王侠军:对,完全没有,像我们开博物馆,那个真的,我觉得那是社会公益事业,那你要花很多钱,堆在那地方,没有回收的,可是一定有人做,一定要有人做,才有一个开始。大家才可能有一个接受玻璃的机会,了解玻璃的机会,分享我们在做玻璃的喜悦。当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对这个产业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当它朝比较学术,比较文化,艺术的发展的时候,我想我们的高度会慢慢越高,我们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许戈辉:听上去,好象是这个过程挺简单的,这其中就没有挫折吗?没有让你都觉得很丧气的时候吗?

    王侠军:我想没有一个工作没有挫折,确实很多工作也觉得会让你有很多的挫折,那么尤其刚开始,大家不了解,你又没有名,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你是一个刚刚开始的人,你为什么你的作品有的比一般的我们在百货公司看的那些料器还要贵。我记得那时候第一个作品大概在三万块左右,人民币。对很多的新竹的玻璃工厂的师傅来讲,不可思议,我吹一辈子外销的那个玻璃瓶,最多就是50块,这个家伙怎么搞的,可以卖这么高的价格。所以这个是刚开始非常大的一个障碍,因为你要靠那些东西来营运嘛,你要靠那些东西来继续往前走。继续创作。所以这个市场非常重要,可是我觉得还很幸运,因为我一直觉得东西的完整性让你走得更远。

    许戈辉:这件作品叫初春?

    王侠军:是,初春不像冬天那么过去了,我想把冬天的意象用方方正正这个形式来表达,就是一切都在非常冷冽,而且没有表情,没有生命迹象的,非常寒冷,初春呢,我想初春他首先生命的蠕动慢慢慢慢地呈现出来,这里还是方的。开始有一些变化,开始有一些枝掌,有些生命开始发芽,初春是一个硬梆梆的阳刚的,跟柔软的一种共生,共存的一个状态。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一个新的生命开始诞生,一个对生命充满期待,充满探索的一种感觉。 

    许戈辉:我经常说一件好的艺术品,它既需要一个好的制造者,创造者,也需要一个好的欣赏者,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哪一位欣赏者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你觉得他对你的作品非常理解,甚至能够超过你自己的expectation(期望)。

    王侠军:应该在两年前在日本时代的东欧百货,做的展览,那这个展览一般来讲就是一个礼拜,在百货公司的美术小馆,日本的经纪人就会邀请我去两天,两天去签名。日本人买了东西,希望你在作品上面签字,这两天有一天的下午,突然间冒出一个妇人,60岁。她非常腼腆,她买了一件作品,希望我在盒子上签名。这个作品已经绝版了,最后一件在日本,她就非常含蓄的跟我讲,今天是她的生日,她60岁的生日,她的名字叫小林刚平,她特别从名古屋坐新干线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这里来,她知道王先生在这边有一个展览,她希望收藏王先生的作品,那我就问为什么原因呢。她说你这个作品给我一种生命的力量,让她对生命充满自信。然后买完了大概结帐十几分钟,签了一个字,她说她要马上赶到车站,重新赶回到名古屋,这个我想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震撼,一个作品给人这么大的一种感觉,所以你对你的创作变得非常战战兢兢,每个地方你都觉得,都要非常的,用专业的角度去,去不断的咀嚼,不断地做出调整,到最完美的呈现。

    许戈辉:就是一个创作者和一个欣赏者他们之间产生的一种共鸣,一种沟通。

    王侠军:对,那个感觉真的是对一个创作者来讲最大的收获吧。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逸雅集作为中国琉璃网的文创平台,着力推广琉璃艺术、古董雅玩、茶道香道、花器文房、佛像禅饰、竹木铁陶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期待您的支持与加入!

    逸舍工作室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12室
    逸方空间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01室


    • 周二至周日,9:30-16:30
    • 周六夜场,16:00-21:00
      (5月1日-10月31日)
    • 周一闭馆
    •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
    博物馆官网 www.shmog.org
    博物馆微博 e.weibo.com/shmog

    上大美院玻璃工作室

    中国高校中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玻璃工作室,经常参加国际性专业展览,许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基金会收藏。

    除研究生教学以外,工作室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与“中国琉璃网”合作开设玻璃文化课程,每逢春、夏季开班,对全社会开放。详情查询琉璃论坛……


    【精选图文展区·热租】
    • 收藏品、艺术品网站
    • 琉璃艺术家、工作室
    • 文房、礼品、工艺品
    • 传统手艺、创意设计

    【合作·推荐】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