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考证鉴赏 >> 收藏鉴赏 >> 正文
 
琉璃 琉璃 琉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钴蓝色冰裂纹琉璃钵
作者:徐小师  文章来源:本站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5 14:10:32  文章录入:随枫乱舞  责任编辑:牧之

 

  每次出差,除了处理正常的公务之事以外,各地的古玩地、古玩城和古玩街都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一是给疲惫的旅途增加一点乐趣,满足自己喜欢艺术品古董的癖好;另一大原因就是抱着捡漏的心里,总想拾一点宝贝回来。余近日出差外地,闲暇之余听朋友介绍去当地古玩店转转看看是否有收获。当地的古玩店比天津和北京规模要小很多,店主们喝茶抽烟,悠闲自在。我到各家古玩店到处转悠,架子上琳琅满目的放着从高古到明清瓷器、杂件和字画。逛店之中在一家古玩店偶然瞥见一件琉璃制品,颜色发钴蓝,球状,灯光下非常迷人。于是赶紧喊店主拿出来上手。凭自己多年收藏经验可以粗步断定为古代钴蓝琉璃钵,造型古朴,品相完整,材质为铅钡玻璃。腹径13公分,琉璃钵周身有冰裂纹,口沿处有修胚痕迹,平底,估计为当时贵族陪葬冥器。店主开始要价甚昂,可我知此器目前可遇难求,和店主软磨硬泡,叙述出差艰辛,身上银子不多,恳请店主抬爱割让。店主最后还是被我一番言语打动,让我几百元,给我高兴捧回。回来后拿到同行处共赏,大家一致认为是宋代钴蓝琉璃钵(见图)!后经查阅资料,我才对古代玻璃制造以及古代玻璃制品的历史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度。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在高温中由于氧化还原作用,因此器物呈现出钴蓝或钴绿色。

  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当然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古语曰:“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说明那时候透明的门窗已可以照得毫发毕露。又云:“琉璃为之,光照洞彻”。可见,所谓“窗明几净”的居室,并非现代始有。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春秋至今,琉璃时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世说新语》中所记的“琉琉屏”、“琉璃器”、“琉璃碗”以及《晋书崔洪传》中所说“琉璃钟”,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战国墓中出土;碗、带勾、印章等琉璃器皿在汉墓中更是屡见不鲜。陕西兴平汉武帝的茂陵附近还出土一件玻璃壁,直径234毫米,孔径48毫米,厚18毫米,净重1.9公斤;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琉璃器,以及河北定县的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纸、如晶明;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县出土的上百只鸡卵状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的明证。明朝开始了大规模生产玻璃,直到清代自康熙时设立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透明玻璃和颜色多达15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等,都是世界玻璃艺术的珍品。

 

  中国与国外的古代玻璃器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传说就是古代道士炼丹之时偶然烧成。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狭小。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玻璃”弱点,强度比较高。因此这种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古琉璃器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因为古代琉璃器多为“铅钡玻璃”,易碎,很多器物在出土之时就已经碎了或者残了。除了少量出土器以外,完整器物流传民间不多,大部分都保存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根据资料统计,近十年来各地出土的完整琉璃器少之又少,民间流通的古代琉璃制品的市场价格在不断攀升。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一位持宝人拿了一件清代料仿玳瑁鸭子笔洗高6.5厘米 ,身长 10厘米,专家估价8000人民币;而国外对琉璃器的热爱更是远远超过中国!

 

  看到这件古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喜悦之情都难已言表。

 

  鉴定专家:杨静荣 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从事陶瓷鉴定工作35年。
  专家评述:从照片上看,应当不错,建议携实物参加初鉴。

 

  编者按:此件琉璃器尚缺乏断代依据,个人游记,仅供参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琉璃 琉璃
琉璃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