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幕的“偶成”是青年玻璃艺术家王沁的第一个个展,展示了他过去五年中的作品。其中包含了“非书非非书”、“坐夏”、“远山”、“山水”等系列。他善于运用铸造的工艺来创作作品,用现代的玻璃语汇诠释中国传统的书法和水墨画卷,其风格在国内年轻玻璃艺术家中独树一帜。
“偶成”——我的玻璃艺术实验 我们之所以在世,皆归于偶然。偶然不仅自我显示为进化的动力,同时也是人类一切创造力的引擎。它远比我们想象的强悍,所涉及的问题,大到世界构造和生命起源,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偶然之所以让我着迷,显然在于它摆脱了我们的影响力,偶然标示的是不可预料的并为我们的理性和意图所不知的事情。玻璃在高温熔炉的刹那,充满了禅意,在这阶段不断增强偶然的干涉性,能促成某种预料不到的现象出现,以引起新的观念,指导新的研究方向。
这种创作方式就犹如一次无法预知的探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去掉人为因素,排除非本质的痕迹,它的重心不在视觉的形式上,而在心灵的和谐上,是一种最接近自由的方式。
偶然完全有别于紊乱,对它的发现和获取需要艺术家具备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只有当准备与创造、技巧性与艺术性、物质与心灵、计划与目标都融合无间时,才能进入正确的艺术家精神状态。
如果我们主动参与偶然,那么,我们从它那儿获得的馈赠将比我们期待的更加频繁,奇迹将亮相。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日,王沁
序 I 游离于材料和工艺之间平衡关系的玻璃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
不过,今天对视觉艺术家的要求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从而为当代艺术贡献出它自己的面貌。
有很多理由可以用来说明工艺的“偶成”有助于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简单地说,这个方法重新定义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创作结果的丰富性,以“偶成”为推动力的创作有助于追求一种游离于物外的美学观点。在一个主观意念占据首位的领域里,工艺的突然变化引起的意外视觉效果,传递了一种更为动人的信息。王沁的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验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代艺术正在向对材料和工艺的重视方向转变,这种态度和方法在视觉交流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庄小蔚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上海玻璃博物馆 馆长
序 II 玻璃,往往以其迷人而绚丽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它在光线中舞动的痕迹透着让人琢磨不透的美丽与神秘。玻璃于人们并不陌生,而将玻璃当作艺术创作的媒介,却是在西方新艺术运动以及现代手工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发展并传到中国的一个新艺术形式。而现代玻璃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过十年的历史,在这个年轻的学院派艺术领域中活跃着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可能还在学习、探索阶段,还在寻找着他们自己的语言、风格或表达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是这个艺术领域里的先行者。而王沁,正是这些年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王沁曾是陶瓷艺术家,他对材料有着艺术家天生的敏感,无论是他原来熟悉的陶土,还是玻璃,似乎在他手下都找到自己的归属。他对材料的理解包含了对其特性的尊重,对工艺的熟练掌握又留有偶然即兴的空间,使得他的作品在尽情抒发他的思想的同时又带有神秘的偶发因素。而这种偶成因素,在窑炉的漫漫黑暗中,在火与玻璃的对话中往往是神来之笔,可遇而不可求。 他的作品有着一丝不经意的禅意。于幽静、浑厚、清透中带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又透着他对人生的一种淡泊心。他的“非书非非书”系列作品以及他的“坐夏”等都体现了他力图用玻璃的语言来阐述他对代表中国文化的书法的热爱,挥洒自如的“墨迹”书写于流动的玻璃之中,黑白交融的颜色体现他在绚丽的玻璃材料中所保持的冷静、沉浸与淡然。
双城现代手工艺术馆此次与王沁合作,推出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个展,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当王沁的作品被英国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德国慕尼黑的Tutsek-Stiftung基金会做为中国有代表性的当代玻璃艺术家的作品被收藏时,当国外的艺术收藏家将王沁列入他们需要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列的时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作品的认可,也是对年轻的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一种认可和赞赏。我们期待这次展览能够成为王沁艺术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期待他呈现更辉煌的“奇迹”。
郭新 双城现代手工艺术馆 艺术总监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作品选登:
《非书 非非书》系列
《坐夏》系列
《远山》系列
《山水》系列
|